商之橋信息交流網
 

中國進出口銀行傾力支持海工裝備制造業發展

   日期:2013-07-15     來源:本站    作者:admin    瀏覽:708    評論:0    
核心提示:一邊是傳統商船制造市場的冰冷,一邊是海工裝備制造市場的火熱,面對此番情境,國內許多船舶制造企業和港航設備制造企業開始逐步調整方向,謀求在海工裝備制造領域分一杯羹。但是,隨著技術制約因素的不斷突破,發展海工裝備制造業的巨額資金需求成為橫亙在企業面前一道難以跨越的門檻,讓不少企業望“海工”興嘆。如果說親環境的節能、環保技術在當前的市場競爭中是企業的“綠色”競爭力,那么穩健而低成本的融資能力就是其“金色”競爭力。作為國家政策性銀行,中國進出
一邊是傳統商船制造市場的冰冷,一邊是海工裝備制造市場的火熱,面對此番情境,國內許多船舶制造企業和港航設備制造企業開始逐步調整方向,謀求在海工裝備制造領域分一杯羹。但是,隨著技術制約因素的不斷突破,發展海工裝備制造業的巨額資金需求成為橫亙在企業面前一道難以跨越的門檻,讓不少企業望“海工”興嘆。如果說親環境的節能、環保技術在當前的市場競爭中是企業的“綠色”競爭力,那么穩健而低成本的融資能力就是其“金色”競爭力。作為國家政策性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近兩年來不斷加大對國內船舶制造企業海洋工程裝備項目的支持力度,傾力助推海工產業邁向高端。截至目前,該行海工類項目貸款余額合計已達82.64億元人民幣。創新手段助力海工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海工裝備市場雖火,但已不是“藍海”。當前,海工訂單“奇貨可居”,許多高端海工項目的業主把錢袋子捂得緊緊的,將預付款比例一降再降,有的項目甚至低至10%。前期付款比例低,須在建造期內墊付的資金量就很大,這給船企造成了較大資金壓力。面對國內企業不斷擴大的海工業務融資需求,中國進出口銀行憑借在船舶融資領域19年積累的業務經驗,創新業務手段,將海工裝備制造項目納入船舶出口賣方信貸支持范圍,同時通過提供專項美元資金,重點支持船東在我國企業訂造高端海工裝備,為企業注入競爭活力。例如,進出口銀行與挪威銀行、北歐銀行聯合牽頭,為南通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出口挪威克努特森航運公司下屬單船公司的2艘穿梭油船提供了7200萬美元貸款。由于穿梭油船是具有高技術、高附加值的船型,該領域的進入壁壘很高,目前這一市場被加拿大Teekay、挪威Knutsen Shipping等少數專業公司壟斷。為了增強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進出口銀行果斷接受挪威銀行的聯合融資邀請,將該項目納入船舶出口買方信貸支持范圍,為南通中遠船務成功斬獲該訂單提供了有力支撐。在幫助企業爭取海工訂單的同時,進出口銀行還十分注重幫助企業提升海工裝備制造技術水平,以實現助力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愿景。例如,該行提供5億元人民幣的資金支持上海船廠船舶有限公司向新加坡出口1艘TIGER系列鉆井船。該船配備了我國自主品牌的船載鉆井系統,其實現的一系列技術突破將為我國今后進一步開發超深水鉆井船提供寶貴經驗和核心設計技術,從而使我國真正能夠掌握不同水深條件下海工裝備的設計和建造技術。責無旁貸服務建設海洋強國戰略作為國家政策性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一直以貫徹落實國家產業政策為己任,采取積極穩健的信貸政策,為促進中國船舶工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今年5月末,進出口銀行累計發放船舶類貸款金額共計2728.24億元人民幣,貸款余額為720.4億元人民幣。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作為我國當前加快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自去年以來被進出口銀行作為重點支持方向。該行努力適應海工裝備制造業提升產業規模、創新能力與綜合競爭力的需要,幫助我國船企爭取海工訂單,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融資支持。進出口銀行有針對性地加大業務產品創新力度,以保證企業承接的海工類項目順利推進。比如向海工業主提供出口買方信貸,具體信貸規則和船舶出口買方信貸一致,確保其在華訂單順利完成;向海工制造企業提供船舶出口賣方信貸,以有效降低企業生產成本;為海工制造企業開立預付款退款保函等。目前,進出口銀行積極為“建設海洋強國”戰略服務,大力支持海工裝備制造產業發展,通過在現有客戶中努力發掘新的海工類產品需求、與國際一流船舶融資銀行合作吸引更多船東在中國企業訂購海工裝備、與有條件的企業共同努力爭取新訂單等手段,不斷幫助國內海工企業開拓新市場,特別是國際市場,從而為中國船舶工業的轉型升級盡自己的一份責任。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