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與目標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今年以來,濱海新區大力推進科技創新,不斷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通過堅持不懈實施高水平大項目,推動優勢產業形成完整產業鏈,加速構建起國際化、集群化、高端化、生態化的現代產業體系。 關鍵詞 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 舉措與行動 今年以來,為更好指導工業和信息化產業健康發展,新區組織開展了戰略性研究,從頂層設計方面提出宏觀發展思路,把握發展重點和方向,探索有效途徑;開展操作性研究,為推動新區工業發展提供可操作性的措施和路徑;著眼于高新、集群、鏈條的發展思路,啟動新一代引領性產業體系對策、汽車產業集群、糧油產業集群以及智能制造、產業群組、產業中介組織等課題研究,提出和培育符合新區發展實際的重點產業,為新區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快速發展找準產業方向和主要推動力量。 在深化兩化融合方面,制定《關于加快推進濱海新區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實施意見》;組織編制上報《天津濱海工業云平臺建設項目方案》,被工信部列為“工業云”創新服務試點項目;支持推進40個兩化融合示范項目。 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營銷力度,指導和協助企業申報市級技術中心,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和集成創新能力,提高產品附加值和渠道控制力,推動產業向價值微笑曲線兩端延伸。 成果與改變 今年,新區以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入融合為著力點,促進傳統制造業優化升級,成效顯著。以裝備制造產業為例,智能制造裝備成為產業的新亮點。規劃了2平方公里的泰達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園,成立了濱海新區智能制造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深之藍海洋設備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優秀企業落戶。新區企業研發的多款機器人產品更是在“2013中國國際機器人展覽會”上引起了廣泛關注。 同時,新區在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先導型產業方面,也不斷取得新成果。以航空航天產業為例,該產業產值在今年實現完全釋放,包括總裝線、發動機維修、機載設備、航空復合材料、航空培訓、航空會展、金融等在內的50余個項目落戶新區。 今年,新區八大優勢產業占工業比重達到90%,汽車及裝備制造規模突破5000億元,石油化工突破3300億元,電子信息突破2600億元,糧油輕紡突破1600億元,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突破1500億元。建成5個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培育超百億級企業集團21個,126家世界500強外資企業落戶。 點評: 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是新區實現功能定位的重要支撐。為此,新區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不斷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以實現內生發展為目標,做大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為著力點,促進傳統制造業優化升級,從而推動產業向高附加值領域加速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