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012年里,機械工業的發展內外矛盾重疊交集,已由“十五”和“十一五”期間的高速增長期轉入了中低速增長期。各企業既要面對轉型的嚴峻挑戰,又要應付全球經濟復蘇緩慢和歐債危機惡化影響的市場疲軟,讓行業發展陷入低迷期。但隨著年底房地產市場的逐漸回暖,以及不斷增加的城市軌道交通投資,給機械行業吹來了一陣暖風。機械行業的人才市場方面,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了穩步上漲的態勢。 據英才網聯旗下機械英才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5月前2周,機械行業人才招聘需求同比增長10%,以往招聘大戶“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均有不同幅度上漲,其中以北京上漲幅度最大,同比增長20%。 工程機械企業面臨轉型,技術創新人才受青睞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表示,“盡管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制造業大國,但‘大而不強’也是不爭的事實。當前中國裝備制造業依然面臨著先進技術靠引進、高端產品靠進口的殘酷現實。中國要實現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亟需向高端轉型。”作為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機械工業也同樣面臨著技術創新的難題。企業在挑選人才方面,已經不光是重視一線生產人才,越來越多的是重視技術型人才。 據機械英才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5月機械行業招聘的熱門職位中機械工程師仍高居榜首,領跑人才市場。機械工程師雖然多年來經常出現的企業的招聘海報上,但恰逢整個機械行業陷入了低迷期,機械工程師一職的招聘需求卻能依然保持持續增長態勢,同比上漲10%。而機械設計工程師、機電工程師、工藝設計師等職位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趨勢。雖然實現創新技術是一個艱巨的過程,但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企業及企業技術人員通過不斷的努力,相信會為機械行業帶來一個良好的持續發展前景。 應對市場疲軟現狀,質量監管人員是關鍵 機械行業除了技術力量薄弱、缺少高端裝備外,還要面臨機械產品嚴重的供過于求、惡性競爭的煎熬場面。雖然國家提倡“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做法,但現在一些國內企業還是靠量、低成本、低價格去參與競爭。國內機械市場上產品積壓,重數量而不重質量,也是機械行業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 對此,機械英才網資深招聘顧問指出,針對這一難題,質管/檢驗/安全員這些質量管理類人才就成為了關鍵。他們懂得看機械圖紙,熟悉機械配件尺寸、氣割質量、焊接質量,并負責產品零件和產品過程的檢驗及成品檢驗。但據機械英才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質管/檢驗/安全員增長情況卻趨于平緩,相比去年同期增長5%。一線城市中,上海招聘質管/檢驗/安全員需求增長勢頭最猛,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0%,而北京就略顯趨緩,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3%。看來企業在積極參與市場競爭的情況下,也要重視對自身產質量的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