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問瑞士期間,簽署了結束中瑞自由貿易區協定談判的諒解備忘錄,預示著兩國的合作發展將進入一個新階段。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鎮江如何抓住機遇,加快與瑞士乃至整個歐洲的合作發展?昨天下午,該市市長朱曉明就中瑞鎮江生態產業園建設專題接受了新華社、新華日報、江蘇電視臺和傲立機床網等十余家媒體聯合采訪。 朱曉明在采訪中首先談到,中瑞合作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比較而言,鎮江更有條件和優勢搶抓這一機遇。她介紹說,中瑞雙方進行園區合作的設想,由國家商務部和瑞士經濟事務部于2009年2月簽署的合作備忘錄中提出。2012年4月,在商務部和瑞士大使館實地考察和多輪比選下,最終確定落戶我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并定名為“中瑞鎮江生態產業園”。同年7月,時任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與瑞士聯邦委員兼經濟部長約翰·施耐德·阿曼在北京簽署了中瑞產業園備忘錄;第二屆中國瑞士經濟論壇在北京舉行,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與瑞士環境科技促進署簽署了《關于中瑞鎮江生態產業園項目的框架協議》。 當記者問到,該園區目前的進展情況時,朱曉明先舉了一個事例:今年1月,作為中瑞鎮江生態產業園核心的中瑞創新中心舉行開工典禮,標志著中瑞鎮江生態產業園正式啟動。她說,中瑞鎮江生態產業園總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包含四個板塊。研發板塊主要承擔金融服務、瑞士產品貿易展示廳及網絡交易平臺、知識產權轉移平臺、創新技術研發、總部經濟、孵化器等功能,其標志性建筑群“中瑞創新中心”已完成全部11幢樓的樁基及地下室工程,預計今年年底完工并開始內部裝飾。產業板塊根據瑞士先進制造業特點,重點發展瑞士精密儀器與機械制造產業,如儀器、儀表設計與制造等。休閑度假板塊充分利用圌山風景區優勢,發展圌山溫泉度假村、瑞士風情街、旅游等特色產業。生活板塊依托環境優美的生態湖區及城市公園,集聚高檔國際社區,打造商貿配套的國際化生活功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