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制造企業設備成本的日益高漲,學習國外先進的再制造服務業是讓許多舊部件、設備實現“重煥活力”的重要途徑。據都賽(上海)咨詢機構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目前,國內再制造產業已涉及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零部件、機床、IT設備、印刷設備等領域的再制造設備及舊件供應,但再制造領域應用較廣的屬于汽車領域。 再制造是循環再利用產業 都賽高級分析師、市場總監姚建勛說道,“再制造”是將廢舊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機床等進行專業化修復的批量化生產過程,再制造產品能達到與原有新品相同的質量和性能。“可以說,再制造是一種循環再利用經濟產業。” 姚建勛說,由于“三包”期限制、進出口限制、五大總成報廢限制、稅收限制等政策出臺,再制造企業存在一定的“市場準入門檻”,而由于國內企業舊件回收體系與再制造銷售渠道不成熟等因素,市場應用仍舊屬于拓展階段,國內消費者對“再制造”產品仍知之甚少。機構報告顯示,國內只有35%的受調查對象有再制造意識,不足3%的消費者表示使用過再制造產品。 目前,國內再制造產業已涉及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零部件、機床、IT設備、印刷設備等領域的再制造設備及舊件供應,但再制造領域應用較廣的屬于汽車領域,如內燃式發動機、油泵、變速箱等零部件產品。報告顯示,從產量的角度來說,發電機和機油泵占比最大,2013年上半年,在整體再制造零部件中占比分別達到40.71%、36.95%,下半年這一比例為38.87%、38.54%;從產值的角度來說,發電機占比最大,2013年上半年占比達到32.57%,下半年為27.35%。 整車售后渠道占比最大 從舊件回收渠道來看,報告顯示,整車廠售后渠道在獨立再制造企業中占比最大達35%;在OE再制造企業中,獨立售后市場經銷商及整車廠售后渠道占比最大,分別達26%。 從銷售渠道來看,整車廠售后體系成為獨立再制造和OE再制造最大眾的渠道。具體來看,獨立市場售后維修店占獨立再制造企業銷售渠道的39.1%;經銷商和整車廠售后體系在OE再制造企業銷售渠道中,分別占比38.9%、33.3%。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在再制造產業方面近年來不斷發力。2012年7月開始籌備建設國家再制造產業示范園區,先后引入美國卡特彼勒再制造業務,并在基礎服務方面,利用臨港再制造產業區臨近洋山保稅港區的地區優勢,針對進口廢汽車壓件和舊汽車零部件建設了專用的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監管查驗物流區域,方便企業倉儲物流。 據悉,本市再制造產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發展方案中明確,計劃到2015年實現再制造汽車發動機5萬臺,再制造高效電機240萬千瓦,工程機械等2萬臺套,全市再制造產品產值達到50億元,為2012年度的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