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之橋信息交流網
 

江蘇柳工:良工鍛煉凡十年 鑄得寶劍名龍泉

   日期:2013-08-06     來源:本站    作者:admin    瀏覽:847    評論:0    
核心提示:十年前,作為國際成熟市場的后來者,江蘇柳工機械有限公司這支小型工程機械新軍,承載使命,心懷夢想,用十年的奮發堅韌,篳路藍縷,夾縫生存;用十年的錘煉砥礪,成長超越,問鼎巔峰。他們用十年走過了別人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走過的路,順利實現了“趕上來、超過去、走在前”的成長夙愿,用一組組令業界艷羨、令專家嘆服的數字,縱情演繹了一個小型工程機械企業后來居上,成長超越的行業傳奇。良工鍛煉凡幾年,鑄得寶劍名龍泉在國內,幾乎每一個機械工程企業的發展都存在地理位置造成的區域局限問題,柳工也不例外。區域局
十年前,作為國際成熟市場的后來者,江蘇柳工機械有限公司這支小型工程機械新軍,承載使命,心懷夢想,用十年的奮發堅韌,篳路藍縷,夾縫生存;用十年的錘煉砥礪,成長超越,問鼎巔峰。他們用十年走過了別人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走過的路,順利實現了“趕上來、超過去、走在前”的成長夙愿,用一組組令業界艷羨、令專家嘆服的數字,縱情演繹了一個小型工程機械企業后來居上,成長超越的行業傳奇。  良工鍛煉凡幾年,鑄得寶劍名龍泉在國內,幾乎每一個機械工程企業的發展都存在地理位置造成的區域局限問題,柳工也不例外。區域局限對市場輻射能力的影響不言而喻,柳工地理位置偏于西南一隅,不靠海不沿邊,在交通、資源、人力各方面都存在先天不足。顯然,已有的棋局顯然不足以支撐他與全國高手過招的雄心。基于這樣的大戰略驅動,環環相扣的柳工東擴才應勢而出。  伴隨著國際小型工程機械需求正在上升,柳工進軍國際市場需在小型工程機械領域有所突破。江蘇鎮江市政府得知柳工尋找建小型工程機械制造基地的消息后,快速響應和積極配合。在通過全面權衡和可行性研究后,柳工決定將柳工小型機研發制造基地設在鎮江市潤州區。2003年10月11日凌晨,江蘇柳工首批七名開拓者由南京轉車抵達鎮江,這就是后來人們提到的“七虎下江南”。鎮江市政府劃出了250余畝的土地供柳工建廠,但平整的土地只有100畝左右,余下的都是丘陵。“柳工七虎”來到鎮江完全是要從零開始,創建一家全新的企業。  這是一次有足夠準備的東擴計劃之一,為柳工產業布局長三角奠定了基礎。  “柳工七虎”迅速聚集一批心懷夢想的拓荒者從此開啟了一段艱難而又偉大的創業歷程,憑借對小型工程機械的熱情,他們從廠房勘探到設計審查,幾乎是在同步進行,用一個月的時間辦理完了全部手續,又迅速投入到廠房的建設之中。  短短4個月的時間,江蘇柳工廠房施工全部結束,生產設備迅速進廠。2004年4月16日,江蘇柳工就試制出了第一臺樣機,一經亮相便顯示出江蘇柳工非凡的氣勢。  江蘇柳工短暫的時間就打造出這樣一柄熠熠生輝之劍,令市場矚目,令業內艷羨。  這絕不是偶然的機緣巧合,而是柳工文化和柳工精神的一次綻放。是作為一名柳工人的矢志追求。  正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厚積薄發 亮劍篇  起舞拂長劍,四座畢揚眉  豪俠路遇強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這是一種不畏強勢,勇往直前的精神;這是一派勇于挑戰,敢于勝利的壯志豪情。就像黃祥權副總裁的一句話“勤勞樸實是根本,智慧創新求發展”令400多名員工齊心協力, 創新變革化為江蘇柳工的逆襲的一把利劍,所向披靡。  一片荒蕪的土地上,幾年間何以成為中國最卓越的小型工程機械基地;在國內剛剛起步的小型工程機械企業,為什么敢于在國際強手面前頻頻“亮劍”,它憑借的不僅是豪邁、膽識與技藝,更有實力、責任與為人為業的修為和境界。  2011年8月江蘇柳工機械有限公司在新任總經理龔勛的帶領下,樹立強烈市場主導意識與成長超越意識,在工程機械行業一片蕭條低迷的情況下,江蘇柳工一路先聲奪人,精彩紛呈。  ——2003年,柳工工業園暨江蘇柳工機械有限公司在江蘇鎮江舉行了奠基儀式。此舉標志著桂柳工向著建設開放的國際化的柳工目標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2004年,剛剛1歲的江蘇柳工所有機械設備銷量已達到600余臺,產值突破1億元大關,迎來一個完美的開門紅。這樣的成績大大超出柳工之前的部署和預期,從平地建廠到推出第一臺產品,江蘇柳工僅僅用了6個月的時間;從實現批量生產到銷售額過億,江蘇柳工僅僅用了5個月的時間,如此高效,堪稱史無前例,柳工人又為中國工程機械歷史書寫下一段傳奇。  ——2005年,江蘇柳工實現整機銷售2500臺,銷售收入達到3.28億元。江蘇柳工的各項工作完全步入正軌。  ——2007年,江蘇柳工批量供貨軍品滑移裝載機130臺,累計銷售軍方300臺滑移裝載機。同年10月20日,推出CLG328迷你型滑移裝載機。 同年江蘇柳工成為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滑移裝載機成為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  ——2008年,中國最小滑移輪式裝載機CLG325在江蘇柳工研制成功,它打破了近30年來國外對該機型的技術壟斷,標志著我國小型機械的研發和制造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09年,江蘇柳工實現銷售收入4.87億元,成為中國最大小型工程機械研發制造基地。  ——2010年,江蘇柳工第20000臺小型工程機械整機下線并實現銷售收入7億元。  ——2011年,江蘇柳工實現銷售收入8.3億元,開啟“小機器?大舞臺”開拓之旅全國巡演,拉開小型體驗式營銷的序幕。  ——2012年,中國第一臺CLG766A高原型挖掘裝載機在江蘇柳工誕生,并通過高原驗證。  ——2013年,江蘇柳工設立小型工程機械市場占有率第一、產品可靠性第一、企業盈利能力第一的目標,全力打造世界級小型工程機械制作研發中心……  逆勢而上 承夢遠航  飛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  2013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尤其對于2012以來的中國工程機械市場來說,這是布滿荊棘和充滿挑戰的一年。工程機械市場不可逆轉地進入“負增長”時代,再加上房地產調控、國家金融收縮等政策影響,讓眾多企業都措手不及。但就在如此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江蘇柳工卻逆勢而上實現16%的同比增長,這一切成績的獲得,都有賴于江蘇柳工對出眾的產品力和對“客戶導向”理念的堅持。  其于2012年初大刀闊斧的營銷體制改革和研發深入市場的嘗試,也都成為“負增長”背景下工程機械探尋發展新模式的優秀借鑒經驗。  特殊訂單 快速響應  截止7月底,柳工小裝月銷量均程同比增長趨勢,國內小型裝載機同比增長12%,滑移裝載機同比增長260%,挖掘裝載機同比增長80%,三條產品線齊頭并進。其中小型裝載機特殊訂單占比接近30%,顛覆了整個行業的運營模式,成為江蘇柳工快速增長源源不斷的動力;  跨界創新 一機多能  最近聽到最震撼的一句話“移動說,搞了這么多年,今年才發現騰訊才是我們的競爭對手”。簡短的話語透出跨界產品驚人的力量。這正是江蘇柳工的成功之道。“小型裝載機的屬具叉車化、制造標準汽車化”江蘇柳工總經理龔勛先生不經意的一句話卻道出了小型工程機械未來發展趨勢;  CLG825C裝載機加長臂舉升高達4.5米,某種意義上已經替代了價格昂貴的伸縮臂叉車;CLG812C的誕生將小型裝載機的功能延生到農用機械領域;小裝的抱叉、草叉、側卸、貨叉、推煤器、推雪板,井下專用機、港口清掃機更是將“客戶導向”的理念發揮到了極致。  緊跟標桿 深耕海外  2013年初始,江蘇柳工總經理龔勛采取主動“走出去”的策略親自帶領研發團隊,20天走訪了沙特、土耳其、阿塞拜疆、俄羅斯等八個國家,旨在進一步了解國際市場需求,明確產品定位,開發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增強柳工小型機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柳工始終堅持價值營銷,以國內市場為產品孵化器,經過不斷驗證改進的拳頭產品投入國際市場深耕細作。  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影響加深和新興海外市場的崛起,國內工程機械巨頭也逐漸在海外市場嶄露頭角,競相入駐國際市場。6月以來,江蘇柳工再次發力海外市場,捷報頻頻挖掘裝載機銷量同比增長45%,再次刮起銷量颶風,笑傲海外市場;小型裝載機集流線型外觀、可靠性、安全性的配置于一身,更是以同比增長138%的業績,廣受國外客戶者青睞。此外,滑移裝載機也以傲人的銷售業績,領銜自主品牌海外市場。目前,江蘇柳工產品遠銷東歐、南美、東南亞、中東、非洲等12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些經銷商體系和銷售服務網絡的建成,有力地支撐起“世界柳工”的大旗。而憑借精心的布局,2013年上半年,江蘇柳工繼續穩居國內小型工程機械出口銷量第一位。 強者越強,是不變的成長邏輯;  優勢富集,是領先的最大價值。  江蘇柳工機械有限公司不僅志存高遠,立志做行業先鋒,更是為了企業尊嚴、承載使命、成就柳工夢、實現中國夢!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