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海洋勘探、儀器儀表、環保防腐設備的研發生產以及產業化,正以自有特色領跑全國,并開始在世界海洋裝備制造行業中嶄露頭角。記者昨日獲悉,目前,青島海洋裝備制造產業企業突出藍色、高端、新興特色,出現了多個產值數以億計的海洋裝備制造產業化基地,成為未來青島在該行業領先全國的主要突破點。船舶配套國產化的突破近日,由青島海德威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2億元建設的低能耗船舶壓載水處理系統產業化示范工程通過環保部門審批,正式落戶嶗山。據嶗山區有關人士介紹,該項目的環保投資達到600萬元。項目達產后可實現新增年產船舶壓載水管理系統400臺,年銷售額可達8億元,其中出口創匯7000萬美元。出口創匯能為企業帶來豐厚收益,而對于低能耗船舶配套產品的國產化而言,意義更為重大。據青島海德威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該處理系統能耗低,將有效節約能源,降低運行成本,對船舶業和航運業的節能減排起到重要作用。根據測算,該處理系統功耗僅是國外同類產品的50%,對改變國內壓載水市場發展的不利地位起到重要作用,并對形成青島市的船舶配套產業鏈,打造青島特色的船舶配套企業,起到相當的作用。我國雖然是世界航運大國,但由于歷史原因和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相對落后,目前我國船用設備約70%依賴進口,而日本船舶配套國產化水平達到95~98%,韓國國產化水平為85%。從中可以看出,青島海德威等企業發力壓載水設備的國產化,并在技術和產能上實現突破,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青島海洋裝備配套產業的實力水平。海底勘測配套設備填補空白提升海洋裝備配套工程的國產化,青島企業屢屢發聲。青島杰瑞自動化有限公司借助中船重工七一六所在海洋石油裝備領域的技術優勢,研發出可用于海底石油資源勘測的地震物探系統,填補了國內空白。“除了海洋石油物探系統,青島杰瑞自動化有限公司還研發生產出新型油田鉆采裝備,進一步提高了海洋石油鉆井平臺的自動化水平。”嶗山區有關人士表示,憑借在海洋勘探領域取得的話語權,去年,青島杰瑞自動化有限公司實現年產值1.4億元,連續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速度。以船舶及海洋工程為代表的青島市海洋裝備制造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僅以嶗山區為例,依托區內外大學科研院所的人才與技術優勢,出現了一些海洋勘探、儀器儀表、環保防腐設備研發生產基地,并初步實現了以藍色、高端、新興為特色的海洋裝備制造產業聚集地。目前,嶗山區已成為國內新興的船舶壓載水處理設備研發生產基地;由嶗山區企業實施的海水淡化、海底電纜、船用阻尼材料研發、油氣儲存、海上鉆井平臺設計等一大批具備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的藍色項目相繼進入產業化階段。根據青島市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青島市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到2015年,青島裝備制造業將實現產業規模翻番,初步構建起以機械裝備、汽車、軌道交通、船舶及海洋工程、航空五大板塊為重要支撐點的產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