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內耗與固體缺陷實驗室科研人員成功研制大振幅型多功能內耗儀,該儀器應變振幅可達10-3,比普通內耗儀高2至3個數(shù)量級。該儀器滿足設計指標與測量要求并通過驗收,這是繼高精度多功能內耗儀和薄膜內耗儀后,內耗測量設備研制方面的又一突破。大振幅型多功能內耗儀主要由具有防震功能的機械系統(tǒng)與電子控制柜兩部分構成。可廣泛應用于固體材料、高阻尼材料、金屬材料及磁性材料等的研究。該儀器可以通過測量試樣的內耗和相對模量在不同頻率和溫度下隨應變振幅的變化曲線,來研究大應變振幅下材料內部的缺陷行為。尤其可以為無損檢測材料的屈服應力和韌脆轉變溫度提供一個有效的實驗手段。為了滿足在大應變條件下內耗與模量的測量精度,科研人員設計了專用的光學系統(tǒng)、應變傳感器、功率放大器和信號放大器等器件,使儀器具備在高真空(≦10-2Pa)、變溫(-100~800℃)、變頻(10-3~10Hz)、變振幅(5×10-5~2×10-3)等多種測試條件下高精度自動測量。研究人員表示將繼續(xù)開發(fā)功能更先進的內耗儀,并將該技術用于研究核輻照和液態(tài)金屬腐蝕下材料內部缺陷形成的動力學過程以及材料力學性能的變化過程,為核材料研究平臺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大振幅型多功能內耗儀”的研發(fā)得到了ITER計劃專項國內配套項目、中科院ADS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