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恐怕回不去了!”《人民日報》文章給出的觀點,不僅讓人印象深刻,也是對2014年我國經濟景氣度的一個概括。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指出:“這次不是景氣循環周期的下行區間,而是經濟增長階段的根本性轉換。”中國經濟增速迎來換擋期和從高速增長期向中高速平穩增長期的過渡。2014年的工程機械行業,產能過剩與結構調整已是老生常談,出口與創新也算不上新話題。2014年,工程機械有喜悅也有悲傷,有沖動也有思考。回首往事,我們發現許多剛剛出現的新詞、熱詞,都與工程機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通過這些新詞、熱詞,我們依稀可以看到2014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軌跡。1.“新常態”2014年5月,從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第一次提出“新常態”這個新詞后,它亦成為了最熱的經濟關鍵詞。新常態之“新”,意味著不同以往;新常態之“常”,意味著相對穩定。針對工程機械行業而言,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新常態下,工程機械行業傳統的觀念與模式或許已經落后,企業的心態也應該進行調整。雖然大環境下的工程機械行業壓力巨大,但必須看到,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仍然有巨大的韌性和潛力,仍然有全球最大的市場容量。企業傳統的營銷模式已經難以為繼,盲目追求市場占有率、激進競爭的市場策略將不可持續。用一位業內人士的話來說:“新常態”下企業只有實現轉型不轉行、深耕后市場,實現“創新發展”才能生存壯大。2.“一帶一路”“一帶一路”戰略在2013年一提出,便受到了各行各業的強烈關注,并陸續展開了探討。所謂“一帶一路”,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其中,“一帶”從中國出發,經過了中亞、中東、東南歐,最終到達西歐終點;而“一路”則連綴起了東亞、東南亞諸國、南亞次大陸、阿拉伯半島、北非等一系列國家和地區。針對于目前國內市場不理想的狀況,一些企業將目光轉投到了海外。而“一帶一路”經濟戰略的提出對于國內正處于低迷態勢的工程機械企業來說無疑是個重大利好。這是國家層面通過環境的構建和政策的促進推動中國的裝備制造業走向世界。這為工程機械行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支持,企業應該緊緊抓住并利用好這個機會,發揮自己的優勢,為“一帶一路”建設和中國機械裝備企業走出去爭取時間。3.“O2O”O2O,即online To Offline,是指將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臺。O2O的概念非常廣泛,只要產業鏈中既可涉及線上又可涉及線下的商業模式,就可通稱為O2O。這個概念最早來源于美國。在“互聯網思維”、“粉絲經濟”等新詞泛濫且互聯網詞匯有所降溫的同時,“O2O”在2014年依然熱度不減。目前主流有三種“O2O”模式:一是線上為線下引流,類似于“OTA”、團購網站,通過線上的流量、信息和產品聚集,給線下合作商家帶來客戶,線上平臺從中賺取傭金。二是線上線下銷售渠道并行,這種模式要求企業有自己的門店或代理商,而線下的成本要遠遠高于線上的成本,這就給線下門店和代理商帶來了壓力,所以廠家一般要盡力保持線上線下同價。三是線下為線上導流,這種模式類似于蘇寧的“線下體驗、線上交易”的模式。目前工程機械行業產品交易存在價格不完全透明化、交易金額巨大等問題,短時期內無法像快速消費品那樣達成線上交易,并且會牽扯到按揭付款、銀行、金融機構以及公關手段等行業特性。很顯然,第二類和第三類“O2O”交易模式并不適合工程機械行業特性。而第一類線上為線下引流則能很好地繞開這一系列問題,為行業用戶提供更為優質的產品以及更為合適的價格,同時也為企業開辟了新的銷售模式與銷售平臺。4.“工業4.0”2013年4月,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德國政府提出“工業4.0”戰略,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德國工業的競爭力,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占領先機。“工業4.0”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通過充分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和網絡空間虛擬系統——信息物理系統相結合的手段,實現新的制造方式。簡單來說,即產品的設計要為客戶提供更多的價值,其內容主要針對信息與制造。“工業4.0”項目主要分為兩大主題:一是“智能工廠”,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以及網絡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即將工藝流程數字化。二是“智能生產”,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將人的真實需求、效用通過數字化反饋到產品與服務系統的設計中。“工業4.0”說到底其本質在于通過推進工廠智能化,不僅能夠創造前所未有的產品、大幅提高生產效率,還能夠解決當前社會面臨的許多問題。當下,歐美發達國家紛紛提出“工業4.0”的戰略,無一不選擇向制造業信息化高級階段邁進。中國作為全球的制造大國之一,也正在不遺余力地進行著戰略的升級。而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更應該在此關頭,積極創新,增強自主研發能力,從而在新一輪的競爭中拔得頭籌。5.“智能裝備”2014年,智能化是機械行業一個經常被提及的熱詞,而與之相關的工業機器人也成了行業的寵兒。機器人上市公司的稀缺性和行業潛在的發展空間,決定了它的高估值。業內專家認為,在工業自動化領域、機器人本體、智能工廠及未來的全生命周期服務,中國智能裝備都有拓展空間。預計未來工業機器人產業規模能達到1800億元,若再加上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配套自動化裝備等,產業規模至少在3000億元以上,這與目前上市公司市值規模是不匹配的。在工程機械行業,機器人往往在生產線上進行著點焊、弧焊、噴漆、裝配等工作,不僅能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提高勞動生產效率,還能改善工人的工作條件和勞動強度。目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亟待升級轉型,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搶奪更大的市場份額、擺脫產品的同質化競爭,必須加強生產線自動化水平,大力引進機器人將不可或缺。工程機械的生產線向著自動化、柔性化、智能化發展是一個大的方向,機器人的應用必將為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預測,到2015年,中國機器人市場需求量將達3.5萬臺,占全球總量的16.9%,成為規模最大的機器人市場。專家表示,未來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復合增速可達30%。6.“世界杯”2014年的初夏,因為世界杯的到來,為太多人增添了不眠不休的快樂記憶。本屆世界杯是那么的與眾不同,不僅僅因為它創造了那么多世界紀錄,更是因為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中國工程機械產品的無私奉獻和晝夜奮戰。據不完全統計,此次參與巴西世界杯建設的中國內地企業有31個。在世界杯新建、翻新的多個足球場中,三一、徐工等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身影不斷。在巴西庫亞巴市世界杯、奧運會場館建設中,徐工產品主導了施工機械領域;而在首都巴西利亞的世界杯國家體育場(馬拉卡納球場)和庫亞巴市的潘塔納爾世界杯體育場改建工程中,三一重工則活躍在建設現場的每一個角落。據了解,本屆世界杯比賽場館共有12座,三一起重機參與了其中8座的建設工程。在巴西世界杯主辦城市之一——巴拉那州的首府庫里蒂巴市,從機場到市區,人們可以看到一輛輛乳白色的混合新能源公交客車。這是由中國南車株洲所下屬湖南南車時代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研制生產的。同樣服務于世界杯公共交通的,還有中國北車長客股份公司研發制造的EMU電動車組和1A地鐵車。中國北車進入巴西之前,里約熱內盧的軌道交通主要由法國阿爾斯通和西班牙卡夫等占領,而且法國阿爾斯通和西班牙卡夫在巴西設立了自己的研發制造基地。但北車憑借在城軌領域的研發制造、產品保障優勢,在全球招標中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