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交替的歲末,舊題已棄,新題待破。 2013年12月,沃爾沃集團終于宣布在中國投資建成的首家再制造中心揭幕。這意味著,無論是技能、信心還是許可證方面,沃爾沃已經可以向集團下屬在中國的各業務單位的客戶們提供再制造產品。 媒體圓桌會上,沃爾沃集團全球再制造的“三劍客”并排而坐。他們是沃爾沃集團卡車再制造業務副總裁Anders Lindstrm、沃爾沃建筑設備中國區產品支持總監Alexander Pajari以及沃爾沃集團全球再制造技術總監Torbjrn Jonsson。這是沃爾沃集團全球再制造的“三劍客”在中國媒體面前的首次集體亮相,看起來準備已久。 在中國,我們對沃爾沃再熟悉不過,卻對這三張面孔較為陌生。因為沃爾沃集團在這個區域的再制造雖早已悄悄布局,卻一直按兵不動。而現在,在全球醞釀了70年之久的再制造不愿在中國錯失良機。 環保催發再制造潮 多年來,更多的企業樂意沉浸在擴張產量的野心中,但也有一些企業一直走在鐫刻自身價值觀的道路上。沃爾沃在嘗試著各種創新,幾乎每一次都顯露出“環保”的基因,古老卻歷久彌新。 眼前的“三劍客”正代表了目前沃爾沃在再制造領域營銷、產品和技術方面的軟實力。他們一致認為,這次沃爾沃對再制造實力的布局又是一次對“環保”價值觀的自然延伸。似乎這也從側面解釋了沃爾沃擇機出動的原因。 生存環境的岌岌可危讓“再制造潮”的出現顯得理所應當。設備在生產與制造過程中對能源的消耗以及對地球資源的開采是破壞環境首當其沖的因素。“對于沃爾沃來說,我們必須要直面這一挑戰,減少原材料的開采。”Anders Lindstrm表示,“我們對所有適合于再利用或者再制造的廢棄零件進行回收,這對降低地球資源的開采產生了有益影響。例如,相較生產一臺新的發動機,再制造一臺發動機可以減少高達80%的能耗。并且,與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產品的生產可以節省75%~80%的原材料。耗損的零件有了新的價值,成為適用于再制造生產的舊件,而不用被報廢處理。通過再制造也可以降低垃圾的填埋,減少金屬礦場的勘探和開挖,從而降低對環境的影響。而且,再制造也可以削減冶煉礦產的需要,在燃煤和工業耗能上可以有大幅度的節約。” 再制造已成為目前回收利用的最佳形式。Alexander Pajari根據德國學術機構的一項研究向我們展示了一串數據:全球范圍內再制造一年的能耗減少等于5個核電站的發電量,約合1074萬桶原油,或者相當于233艘油輪的規模;如果將所節省的原材料進行相關折算,則可以得出,一年的再制造可以節省的原材料能折合成15.5萬個列車車廂,長度約合1760公里。 “剛才所說的折算都是基于中國之外的其他國家再制造得出的成果,而如果中國的再制造業務能迅速騰飛的話,上述數字會進一步刷新。”Alexander Pajari表示。 中國進入報廢高峰期 作為高速成長的經濟體,中國不論是城市化建設還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都經歷著快速增長的軌跡。而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產業形態規模會逐漸趨向于資本密集型,這也意味著對運行時間及作業高效率的要求會愈發增強。 如今,中國工程機械設備巨大的保有量將為再制造產業提供充足的再制造資源。據統計,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正在進入報廢的高峰期,全國80%的在役機械超過了保證期,廢棄車輛約500萬輛,若將其中10%進行再制造,產值規模將超過千億元。甚至有專家表示,到2020年中國工程機械產品報廢量將達到120萬輛左右。 上海再制造中心成立以前,沃爾沃集團在全球共有9個再制造工廠,2011年沃爾沃集團的再制造產品總計生產了超過120萬件。Anders Lindstrm認為,目前中國的再制造中心會使沃爾沃的全球網絡進一步擴大,“如今,我們在四大洲都有了再制造業。自2014年1月起,我們即將推出4L~16L的再制造發動機、噴油泵、高壓泵、啟動電機,以及中型或者重型設備的渦輪增壓器的再制造產品。” “正如大家所了解的,環保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我們全球所有再制造工廠完全符合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與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的國際標準,包括今年在上海成立的再制造中心。”作為技術總監,Torbjrn Jonsson的闡釋更清楚不過,沃爾沃將環保理念也貫徹在生產制造的各個環節之中,“對于沃爾沃來說,再制造不僅是對舊件的回收利用,它更是始于產品設計期,并貫穿于產品的全生命周期。” 法規已跨出重要一步 現在,對于中國的沃爾沃用戶來說,除購買新件、維修之外,有了第三種全新的選擇。 “再制造業務在中國前景良好,因為不管是法律法規還是相關機制的培育上,中國政府已經跨出了重要的一步。”Anders Lindstrm期待著沃爾沃中國再制造中心在短期內可以全面投入使用,這樣,集團就可以追加對中國再制造業務的投資。 據他透露,預計在今后3到4年內,沃爾沃集團將視再制造業務的實際運作情況,對中心投入最高1億元的初始投資金。“我們想把沃爾沃中國再制造中心打造成亞洲的再制造中樞,服務于集團的亞洲市場。我們有著雄心勃勃的計劃,那就是5到6年之后,沃爾沃在其它國家提供的全盤再制造業務也能夠在上海的再制造中心實現。” 巧的是,在中國政府相關的經濟藍圖上,也有一個重要目標——實現能效提高20%,而再制造業務也許會使得這一目標更快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