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之橋信息交流網
 

鐵建重工創新打造世界級高端裝備制造業

   日期:2014-07-22     來源:本站    作者:admin    瀏覽:1041    評論:0    
核心提示:自2007年5月成立,中國鐵建重工集團從“零”起步,僅用7年時間,建成全國最大盾構產業基地,研制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煤礦斜井掘進機械……是什么讓鐵建重工實現7年一躍,一鳴驚人?用鐵建重工董事長、總經理劉飛香的話說,正是走自主創新發展之路,構建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全新服務模式,鑄就了鐵建重工走向高端裝備制造企業之路。從無到有,打出自主品牌盾構機被稱為現代隧道施工中的“巨型穿山甲”。有了它,無論地鐵還是穿江入海,可以實現開挖襯砌一次完成
自2007年5月成立,中國鐵建重工集團從“零”起步,僅用7年時間,建成全國最大盾構產業基地,研制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煤礦斜井掘進機械……是什么讓鐵建重工實現7年一躍,一鳴驚人?用鐵建重工董事長、總經理劉飛香的話說,正是走自主創新發展之路,構建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全新服務模式,鑄就了鐵建重工走向高端裝備制造企業之路。從無到有,打出自主品牌盾構機被稱為現代隧道施工中的“巨型穿山甲”。有了它,無論地鐵還是穿江入海,可以實現開挖襯砌一次完成。而在2008年以前,國內盾構機市場長期被少數外國企業壟斷。“那時每臺盾構機售價上億元,更換刀片和零件要價更是高得離譜。”劉飛香說。關鍵設備不能長期受制于人!從那時起,中國鐵建決定打造屬于中國品牌的盾構設備。2008年8月,中國鐵建投資7億元的鐵建重工落戶長沙,開始自主研發之路。從那時起,鐵建重工依托自身特點,確定了發展地下工程裝備的產業布局,明確了“自主研發、全球采購、系統集成、自主產權”的產業化理念,實施了“設計、制造、施工、改進”四位一體的研發模式和服務模式。引進人才技術,不斷消化創新。短短一年多時間,鐵建重工自主研發的首臺盾構機“開路先鋒19號”成功下線,國產化率達87%。在當年長沙地鐵盾構機的招標中,鐵建重工以每臺比國外同類產品便宜約500萬元的價格、專業的售后解決方案,擊敗國際競爭對手一舉中標。彎道超車,練就獨門絕技起步較晚的企業要想與國際企業實現同臺競爭,必須根據客戶需求,研發出自己的獨門絕技,實現彎道超車。鐵建重工集團針對用戶在施工中遇到的各類難點,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如全國最大的煤炭生產企業之一神華集團,長期面臨采煤與掘進速度嚴重不匹配難題。根據客戶的需求,鐵建重工科研人員創造性地提出了研制煤礦專用斜井掘進機的想法。2013年8月,由鐵建重工集團與神華集團聯合研發,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球首臺長距離、大坡度煤礦斜井TBM掘進機下線,不僅填補了國內外這一領域的空白,更顛覆了煤礦采掘的傳統理念,標志著我國在大型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采用專用的煤礦掘進機開挖斜井,具有安全、快速、環保等優點。其關鍵設備系統進行了防爆設計,具備大流量通風除塵、高可靠性排水、長距離重載物料運輸、有害氣體檢測與報警系統等功能,確保煤礦斜井施工安全可靠。”負責該設備研發的鐵建重工副總經理程永亮說。延長鏈條,全生命周期服務“傳統觀念認為,制造就是生產加工。實際上制造包括生產和服務。我們按延長鏈條針對客戶需求,從產品研發、制造到服務提出一攬子解決方案,構建了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全新服務模式。”劉飛香說。為建立快速反應機制,鐵建重工構建了基于互聯網的盾構機云端遠程監控系統。將分散在各地施工的盾構機統一納入監控平臺中,從而實現對盾構機最新位置、掘進姿態、故障診斷的遠程監控。目前,我國盾構機的保有量近600臺,每臺盾構機的平均使用壽命是10至15公里,每年有數十臺盾構機進入報廢或即將報廢階段。為此,鐵建重工為客戶提供產品翻新維修和再制造服務,讓舊盾構機重新煥發活力。“產品全生命周期服務,就是從用戶終端交互、調研入手,整合產品設計研發、性能改進、成本優化、運行管理、再制造等,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定制解決方案。這種模式超越了傳統的提供產品與售后服務模式,搭建了一個不斷優化、再生的系統。”劉飛香說。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