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之橋信息交流網
 

美國工程機械行業對進口依賴程度急劇增加

   日期:2014-06-09     來源:本站    作者:admin    瀏覽:640    評論:0    
核心提示:自2002年以來,由于生產大規模轉移到世界其他地區,美國工程機械行業對于進口的依賴性有了急劇的增加。在2002年到2010期間,同行業中的就業人員數下降了25%.盡管如此,自2010年以來,進口和出口的需求都有所上升,還是有一些跡象可以說明行業正在逐步復蘇。記者在美國已經迅速抓住一些術語比如重新支撐和派遣熱潮,用來形容這是個翻天覆地的根本性改變。為了趕上工程機械技術領域其他國家的步伐,并加強其市場地位,中國同樣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在過去的五年里,中國已經上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機械制造商,其2011年的銷售額為
自2002年以來,由于生產大規模轉移到世界其他地區,美國工程機械行業對于進口的依賴性有了急劇的增加。在2002年到2010期間,同行業中的就業人員數下降了25%.盡管如此,自2010年以來,進口和出口的需求都有所上升,還是有一些跡象可以說明行業正在逐步復蘇。記者在美國已經迅速抓住一些術語比如重新支撐和派遣熱潮,用來形容這是個翻天覆地的根本性改變。為了趕上工程機械技術領域其他國家的步伐,并加強其市場地位,中國同樣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在過去的五年里,中國已經上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機械制造商,其2011年的銷售額為5630億歐元。與此同時,中國還在出口方面進行了加倍努力。2011年,中國的投資品行業的出口貨物價值877億歐元,與上年相比,同比增長超過20%.以10.2%的市場份額,中國由此一躍成為世界第四大機械出口國。自2010年以來,俄羅斯對機械和設備的需求已經有了明顯的上升,作為今年的德國漢諾威貿易博覽會國家的合作國家,俄羅斯已經是德國機械工程公司的第四大出口市場,僅次于中國、美國和法國。而俄羅斯是今年漢諾威貿易博覽會的合作國,并且已經成為繼中國、美國和法國之后德國機械工程企業的第四大出口市場。德國還是俄羅斯最大的機械產品供應國,市場占有率達22.6%.俄羅斯政府預測俄羅斯市場將在未來幾年持續增長,政府將通過數十億歐元的資助計劃為市場增長提供支持。從長期來看,對于出口工業 4.0產品的德國器械廠商來說,俄羅斯市場擁有巨大潛力。2011年全球電氣工程市場為3.414萬億歐元。德國以1160億歐元的市場規模位居世界第五大電氣工程市場,排名前四位的分別是中國(1.119萬億歐元)、美國(4960億歐元)、日本(2840億歐元)和韓國(1550億歐元)。近年來,新興工業國家電氣工程市場發展迅速,2011年市場規模首次趕上發達國家,目前新興工業國家的規模已達1.7萬億歐元,是全球電氣工程市場增長的大部分來源。據估計,2012年和2013年,新興工業國家在電氣工程領域的增長將繼續大大超過發達國家。最近,全球自動化市場已增長到3500億歐元,占世界電氣工程市場的比重超過10%.過去幾年,中國迅速發展為世界上最大的區域性市場,目前市場價值為 1000億歐元,占世界市場的29%,已經超過規模僅為930億歐元的歐洲市場。甩在后面的是美國(400億歐元,占世界市場12%)和日本(260億歐元,占世界市場比8%)。德國以210億歐元的規模位居第四。在自動化產品制造方面中國更是遙遙領先。全球自動化產品制造總額為3500億歐元,中國占其中的30%,為1030億歐元。美國和日本幾乎并列第二,分別約占世界市場的11%. 德國緊隨其后,占世界市場的10%.然而從出口上看,德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自動化產品和系統出口國(290億歐元),中國第二(270億歐元),美國第三(210億歐元)。預計今年世界ICT行業營業額將達到2.69萬億歐元,增長 4.6%.ICT的兩個主要領域信息技術和通信增長強勁,增速分別5.2%和4.2%.但不同區域的市場趨勢差異巨大。ICT行業在新興工業國家蓬勃發展,但在西歐大部分國家行業發展處于停滯甚至出現下降。其中,中國、印度和俄羅斯三國共占今年全球ICT需求的七分之一(14%)。2013年,僅中國市場預計增速為6.6%,規模達到2350億歐元,超過日本(2210億歐元)成為世界第二大ICT市場。最新數字表明,美國毫無疑問仍是需求最大的ICT市場,市場總量7250億歐元,增長5.8個百分點。與全球市場相比,西歐市場增長緩慢,預計2013年ICT領域銷售額僅上漲1.3%,達6250億歐元。相比之下德國信息技術市場態勢良好,預計2013年上漲3.0%,達750億歐元。德國軟件市場發展迅猛,預計增速為5.1%,市場規模達178億歐元。外包和維修等IT服務預計將增長3.0%,市場總量達359億歐元。硬件市場增速平穩,預計增長1.2%.德國IT產業集群化程度高。除SAP,SoftwareAG和德國電信(Telekom)等本土公司外,美國(如IMB、惠普)和亞洲的ICT企業也在德國設有分支機構。高度集群化為德國搶占工業4.0的先機帶來了新機遇。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