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之橋信息交流網
 

德國聯合日本 “中國制造”能否挑戰世界格局

   日期:2014-06-30     來源:本站    作者:admin    瀏覽:766    評論:0    
核心提示: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遠保持強勢,強者如西班牙國家隊也在2014年世界杯落魄,而“德國制造”雖然被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奉為學習的范本,但下行趨勢已初現端倪。中國有“亂拳打死老師傅”的說法,現在看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似有頻出“亂拳”的能力,堪稱“老師傅”的“德國制造”也沒有坐以待斃,“面對中國的這一系列挑戰,日本和德國的機械制造產業必須認真對待,找到合適的對策”德國機械設備制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遠保持強勢,強者如西班牙國家隊也在2014年世界杯落魄,而“德國制造”雖然被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奉為學習的范本,但下行趨勢已初現端倪。中國有“亂拳打死老師傅”的說法,現在看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似有頻出“亂拳”的能力,堪稱“老師傅”的“德國制造”也沒有坐以待斃,“面對中國的這一系列挑戰,日本和德國的機械制造產業必須認真對待,找到合適的對策”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VDMA)的這番言論似乎暗示了未雨綢繆聯合日本,將是德國機械行業保持競爭優勢的重要出路。威脅近在眼前 德國制造不作“淡定帝”2013年,在全球機械出口的排行榜上,德國仍然以16%的份額占據“世界出口冠軍”的位置,而中國目前的世界份額為11%,略低于美國,位于世界第三位,而在全球相關設備制造業的32個子行業中,中國已經在7個子行業中取得了出口的領先地位。考慮到中國機械設備近年來在出口領域的增長態勢,“中國制造”的出口將在不遠的未來實現超越。波士頓咨詢公司的一篇相關分析報告就提出警告:“歐洲機械制造商必須意識到,競爭環境已經改變,必須對越發明顯的威脅作出反應,否則他們將被來自中國的咄咄逼人的挑戰者打倒。”同之前“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上被視為廉價代名詞的局面不同,中國機械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取得的成功并不是單純依賴價格優勢,實際上,中國機械制造商針對自身特點,已經在中檔質量和價位產品的出口領域顯示出極強的競爭力,德國EAC歐亞咨詢公司的一項針對中國市場戰略的調查研究顯示,比較德國企業,中國企業明顯在中檔價位產品的競爭中占優勢。波士頓咨詢公司在上述提到的報告中指出,2008年至2012年中國賣給歐盟國家(除德國外)的傳統機械、光學產品和電子產品增加了23%。在同一時期,德國生產商在那里表現不佳:它們在其他歐盟國家賣出的產品減少了4%。在中德雙方的機械產品進出口方面,德國機械產品的對華出口出現了下滑的趨勢,2013年,德國機械設備行業向大中華地區的出口額達1410億人民幣,同比下降了3.7%。與此同時,中國對外出口一直在增長,2013年全年,中國向德國出口機械設備貿易額合計330億人民幣。2014年一季度,中國對德國設備出口增長了14%,而德國對華設備出口下降了3%。聯合日本?虛實之間謀求最大利益盡管VDMA主席Reinhold Festge認為,中國仍然是德國機械設備全球最重要的銷售市場,但德國人似乎從中國機械產業的增長上看到更多的是“德國制造”自身的危機。尋找共同應對中國機械產品的盟友成為德國重要的應對舉措,機械產業在戰后迅速成長的日本成為德國的目標。在VDMA于2014年6月24日舉行的東京發布會上,VDMA主席Reinhold Festge旗幟鮮明地指出:“日本和德國的機械制造企業應該為確保長期發展和經濟上的成功,而進行諸如可在第三方市場展開何種程度的合作等探索。尤其在相輔相成的產品領域,兩國應該攜手面對中國的挑戰,相信這是一種有效的戰略選擇”。戰后取得經濟奇跡的日本曾經也被認為是挑戰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如今卻被視為德國在機械領域發展的重要盟友,雖然雙方具體合作方式并未公布,但對中國機械產品的防備之心已昭然若揭。盡管看起來Reinhold Festge在極力推動德日兩國在機械領域的“秦晉之好”,然而就德日兩國在機械產品的雙邊貿易額來看,日本在機械產品領域對德國的巨額順差使兩國合作的基礎并不牢固。2013年日本對德機械出口額約為4000億日元(約合245億人民幣),而德國對日出口額僅為約2850億日元(約合175億人民幣)。 VDMA的調查顯示,“外國企業在德國機械制造市場所占的份額超過50%,而外國企業在日本市場所占的份額最近幾年未超過13%。德國及歐洲的技術類企業都對這樣的情況不滿意”。Reinhold Festge進一步提出:“今后希望日本顧客能夠認可德國產品的優點,多少糾正一下這種不均衡的狀態。希望日方能夠在開放市場方面作出更積極的努力。”就此斷言德日將合伙應對中國機械制造業崛起絕不明智,毋庸諱言,中國機械制造業在某些領域學習過或正在學習“德國制造”,堪稱中國機械制造業近年來代表人物的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甚至尊稱普茨邁斯特創始人施萊西特為老師。近年來,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在德國的并購也彰顯出雙方關系的緊密(最近一起案例是南陽國宇收購德國塔機巨頭威爾伯特集團),共贏局面是雙方都希望看到的,而共贏也正在成為兩國機械制造領域的常態。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