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下午,隨著煤機產品訂貨簽約儀式結束,為期兩天的中國(畢節試驗區)中小型煤機首屆交易博覽會也圓滿收官。 博覽會邀請到貴州省內外200多家煤機企業參展,展出煤礦設備3000多種,是目前畢節市舉行的最大規模的專業交易博覽會。 本屆博覽會集中簽約項目8個,40.18億的資金將投向畢節煤機裝備制造產業。博覽會還達成了58.88億元的產品交易訂貨協議,實現煤礦企業與參展煤機企業的雙贏局面。 這是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又一次成功演繹; 這是市場供需雙方的又一次良性互動; 這是一個區域科學發展,尋求轉型的又一次探索。 畢節把迄今為止該市最大規模的專業交易博覽會這一“重任”交給了“煤機”這個版塊,再次表明了畢節助推新型工業化全面提速的迫切需要。 以“煤”為媒良性互動 “我們是昨天剛接到這個消息,一大早就直接就開車從六盤水趕過來,不知道我們車輛能不能進去。” 離博覽會開幕式還有兩個小時,博覽會接待組的工作人員就接到六盤水一家煤炭企業的電話,希望可以拿到進入博覽會現場的“車輛通行證”。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沒在邀請計劃名單中,也不在參展企業之列,這樣“臨時”打電話來要求進入現場參觀的煤炭、煤機企業不少,遠遠超出了組委會最初的估計。 博覽會上,貴州高新礦業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建豐早早就來到現場,和多家煤機企業、煤礦企業展開了交談。 “了解行業動態,尋找發展商機,贏取市場份額。”劉建豐把這次博覽會視為難得的供需雙方“面對面”交流的一次機會。 久益環球?國際煤機副總裁邊立明也遠道而來,表面上是參加博覽會增進與同行的交流互動,實際上是借機實地考察。 “公司下一步有投資貴州的意向,來前做過相關的投資調查,但百聞不如一見,借助博覽會實地看看,我們投資的信心會更足。”邊立明說。 正如此次博覽會的主題——“展示創新成果,實現共贏發展”,博覽會上,來自省內外眾多裝備制造企業采用實物、模型、圖片等方式,利用聲、光、電多媒體等高科技手段,一方面展示了中國中小型煤機產業的新產品、新技術等,一方面將挖掘機、采煤機、刮板輸送機、液壓支架等適宜于畢節煤礦企業的采掘設備及其配套設備也帶到了現場。 在煤機產品交易訂貨會上,包括久益環球?國際煤機集團、三一重型設備有限公司在內的多家煤機企業與煤礦企業紛紛簽訂訂貨協議,促成了58.88億元的產品交易額。 發揮優勢謀求發展 根據國家《煤炭發展“十二五”規劃》,預計到2015年,煤炭生產能力將達41億噸/年,全國煤炭采煤機械化程度達到75%以上。 在博覽會現場,中國煤炭機械工業協會理事長張勇告訴記者,這必將促進煤炭開采的綜合機械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煤機市場需求將保持較快增長,國內煤機產業將擁有廣闊市場空間。 “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畢節加快轉型,科學發展的頭腦很清晰。”中國煤炭機械工業協會理事長張勇認為,把此次博覽會定位在“中小型煤機”上,更加體現了畢節發展新型工業的理性思考。中小型煤機也就是面向中小型煤礦,這是畢節結合當地開采條件,走差異化戰略發展路線,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提升中小型煤礦開采水平的重要導向。保證中小型煤礦安全生產,機械化、自動化是出路,也是煤機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