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之橋信息交流網
 

達沃斯論壇“創新”樣本 透視中聯重科增長之道

   日期:2013-09-16     來源:本站    作者:admin    瀏覽:647    評論:0    
核心提示:以"創新:勢在必行"為主題的第七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再一次將"創新"兩字提上了重要地位,這也被認為是全球經濟走出當前困境,確保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若將"創新"兩字落到企業的案例之中,中聯重科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樣本。隨著半年報的公布,中聯重科“事業部模擬股份制”等創新變革引導公司出現了"有質量的增長",向行業詮釋了即使在退潮之時,依靠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的能量,仍然可以蓄力前行。"創新"
以"創新:勢在必行"為主題的第七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再一次將"創新"兩字提上了重要地位,這也被認為是全球經濟走出當前困境,確保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若將"創新"兩字落到企業的案例之中,中聯重科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樣本。隨著半年報的公布,中聯重科“事業部模擬股份制”等創新變革引導公司出現了"有質量的增長",向行業詮釋了即使在退潮之時,依靠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的能量,仍然可以蓄力前行。  "創新"催生內生力量高管集體增持  今年達沃斯論壇是在當今世界經濟復蘇基礎仍不穩固的背景下,著力探討有益于各方尋找新增長點、提高風險抵御能力的論壇,從主題"創新",也可看出話題圍繞的是尋求"增長之道",而創新之中,體制創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這和目前的機械行業的走勢十分相似。當前,機械行業一片低迷,正處在行業發展的一個調整期,呈現"L"型發展態勢。但低迷之中有亮點,中聯重科上半年呈現出了"有質量的增長"。  8月28日發布的中聯重科半年報顯示,公司經營質量在第二季度得到了整體提升。據中聯重科董秘兼總裁助理申柯介紹。"提質增效是多方面的,公司實施的’事業部模擬股份制’和充足的現金儲備和資金管理,貢獻很大。"  據介紹,中聯重科經營質量提升中起到強大推動力的"事業部模擬股份制",是一種管控模式的變革,將更多經營自主權、薪酬分配權授予各事業部,充分帶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強化經營質量與薪酬分配的聯動機制,引導各事業部實現高質量的增長。  總部在變,中聯重科各事業部也在積極進行內部優化,以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公司為例,在變革之前,中聯重科混凝土機械公司雖然原有的組織架構流程在變,但是人的觀念沒有實質性變化,從經營管理上說,這是一個潛伏的危機。為了化解危機,依照當年中聯重科成立事業部制模式,混凝土機械公司按照細分產品成立泵車、攪拌站、攪拌車、干混站、機制砂等五大事業部,每一個事業部都有專門的生產、流程、質量監控等管理機制,以保障產品精益求精。個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在新的管理機制下逐步提升。  基于公司長期以來健康穩健發展的基礎,中聯重科高管們也信心滿滿,5月30日和6月4日,包括公司董事長詹純新在內的21名高管共增持公司股票1937.9萬股,累計增持金額超過1.4億元。而這也是高管層自2008年來第二次集體增持公司股份。  技術革新驅動前行上半年業績健康增長  在內生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的推動下,中聯重科實現了"有質量"的增長目標,在上半年的業績中表現出了健康增長的態勢。  中聯重科的前身是原建設部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擁有50余年的技術積淀。在研發創新上,中聯重科每年將銷售收入的5%-7%用于前瞻性技術、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的研究開發。  據統計,中聯重科有一個近4000人的研發隊伍,20個子公司中以研發為主的有16個,截至2012年,中聯重科共擁有新產品新技術427項,發明專利達4000多項。每年新產品對銷售收入的貢獻率超過50%。  半年報也顯示,2013年上半年,中聯重科獲國家專利授權量753件,同比增長76%;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量136件,同比增長800%。加大自主創新、打造高科技產品對中聯重科的企穩回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據中聯重科董秘兼總裁助理申柯透露,今年4月21日,中聯重科研制出的世界首座連續級配式混凝土攪拌樓在貴陽市建成投產,這是繼2012年9月推出101米碳纖維臂架泵車,創造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之后,又一次混凝土生產領域的技術革命。  中聯重科在新興機械領域一樣勢頭強勁。在半年報中,環衛機械板塊成為增長的一大亮點,中聯重科開發的餐廚垃圾成套化處理系統、垃圾壓縮車、垃圾壓縮站、節水環衛車等一系列環保產品,切中市場需求,發展迅猛。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