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在21日發布的《2013年石油和化學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及2014年重點工作部署中提出,加快推動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在輸電電纜等重要領域的應用。此舉或將進一步推動我國碳纖維導線的發展。近年來,輸電線路已經不堪承受傳輸容量快速擴容的需求,輸電走廊狹小成為我國電力工業發展的“瓶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印永華表示,現在大部分的輸電走廊都沿著太湖走,集中在一個狹窄的地段內,所以輸電走廊非常寶貴。使用大容量、低損耗的輸電技術將成為趨勢。“在當前形勢下,提升輸電線中原材料的性能和質量尤為迫切。”中國工程院院士、南方電網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立浧認為。正如上纜所嚴永昌所說,電線電纜產品發展的關鍵元素在于材料技術要發展,產品更新換代都必須以材料為基礎。碳纖維在輸電電纜領域的應用能有效解決架空輸電領域存在的環境瓶頸、走廊瓶頸以及擴容改造瓶頸。據了解,碳纖維復合芯導線是最早由美國、日本等國家開發的一種新型導線。與常規鋼芯鋁導線相比,碳纖維復合芯導線的載流量增加29%,而單位長度重量輕20%-40%,使用壽命可增加一倍,采用碳纖維復合芯導線可以極大提升線路傳輸能力,降低損耗。我國從20世紀60年代起發展碳纖維,基本與國外同時起步。總體發展較慢,研制和生產水平大約相當于國外上世紀70年代末期水平。目前,碳纖維需靠進口和價格高仍是碳纖維導線廣泛應用的攔路虎。“由于碳纖維復合芯本體離散度大、連續生產工藝要求高、生產工藝標準不統一。整體來說,我國高性能碳纖維還處在研發向產業化過渡階段,碳纖維復合芯導線仍采用進口碳纖維。” 國網智能電網研究院電工新材料及微電子所所長陳新表示。國網(北京)經濟技術研究院設計資訊公司副主任張子引向電纜網(cableabc)記者表示,目前碳纖維導線價格高是主要問題。在同等直徑的情況下,如果價格降到現在普通導線的兩倍以內,碳纖維導線就有經濟性投資價值。“碳纖維復合芯導線已在多地掛網運行,碳纖維復合芯導線的應用不僅將大大推動我國電力技術的發展,而且將帶動我國碳纖維行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山東大學碳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朱波認為。公開資料顯示,遠東電纜公司碳纖維復合導線2013年1-6月份實現營業收入4,999.66萬元,較上年大幅增長106%,毛利率達30.69%,較去年同期增長8.34%。“經過10多年的不斷努力完善,碳纖維復合芯導線成本已逐步下降。我們對此具有充分的信心,未來碳纖維導線一定會優于鋼芯鋁絞線,發展前景廣闊。”遠東復合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蔣華君表示。我國目前約1萬公里的線路未來有改造需求,將拉動80萬公里導線需求量,且逐年增長。但目前的導線性能難以滿足要求,因而高性能碳纖維復合芯導線的面世正逢其時。碳纖維復合芯導線增容、節能效果明顯,應用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