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鋼節點由于具有結構多樣化、外形美觀、施工 工期短等特點以及良好的適用性,近年在我國大型 鋼結構建筑、橋梁等工程中逐漸得到推廣應用⑴。然 而目前尚未有一套成熟的鑄鋼節點設計方法與產品 標準,且在實際荷載作用下鑄鋼節點的應力狀況十 分復雜,直接制約了其推廣應用,因此對大型或形狀 復雜的鑄鋼節點有必要進行一系列的設計、制作和 試驗研究分析。
本文結合廣州國際會展中心工程鋼結構中的鑄 鋼節點設計實例,對大型鑄鋼節點的設計基本原則 及受力進行了初步研究與分析。通過鑄鋼節點的試 驗研究和分析,對其承載安全性作出判斷,并給出建 議的鑄鋼節點設計強度準則,為制定相應技術標準 和推廣應用提供可靠的依據。
鑄鋼節點設計基本原則
鑄鋼節點設計時,在滿足鑄造工藝要求的同時, 必須充分考慮鋼結構在安裝施工過程中與節點相關 的每一環節,并根據項目技術要求確定鑄造節點基本 設計原則。由于鑄造節點的軸線為空間任意方向,因 此必須采用有關軟件進行節點的三維實體設計,其 主要基本原則如下:
(1)鑄鋼節點必須具有可焊性;
(2)節點中各肢桿、拉索套管、筒身等各自中心 線宜相交于空間坐標原點,避免產生偏心扭矩;
(3)肢桿外徑應與相應桁架桿件相同,其主要受 力肢桿端面的壁厚宜為相接桁架桿件的2倍,次要 受力的肢桿端面壁厚可與相接桁架桿件壁厚相同;
(4)節點肢桿和桁架桿件間應為對接熔透焊縫, 節點各肢桿在端面應做成適當坡口;
(5)為避免節點模型在斷面突變處產生過大的 應力集中,在斷面變化處宜采用圓滑曲面過渡;
(6)將設計提供的鑄鋼節點荷載作用在支座節 點各肢桿的端面上,進行鑄鋼節點分析和優化設計, 并保證有足夠的安全度。
3工程實例
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展覽大廳屋蓋鋼結構釆 用預應力張弦立體桁架結構,跨度126.6m,是目前 國內跨度最大和最新應用的結構形式⑵。該張弦桁 架兩端分別擱置在柱頂上,擱置處既是拉索的錨固 點,也是下弦桿、腹桿的交匯點,因此該節點受力復 雜,節點受力分析和設計顯得十分重要。設計要求節 點為鑄鋼節點,材料為ZG200-400鑄鋼,質量執行 《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XGB11352)標準中的有關規 定,詳見表lo
表1鑄造碳鋼件的機械性能表
牌號 |
屈服 強度 (lymm2) |
抗拉 強度 (F0nirf) |
延伸 率 (%) |
收縮 率 (%) |
沖擊韌性 |
|
Akv (J) |
Ok (j/cm2) |
|||||
ZG200-400 |
N200 |
2400 |
N25 |
N40 |
N30 |
N58.8 |
ZG310-570 |
"310 |
。570 |
N15 |
N21 |
N15 |
M29.4 |
本工程鑄鋼節點由多根鋼管以不同的空間角度 匯聚于一點,具有形狀復雜、尺寸和重量大等特點, 加工制作難度極大。同時,鑄鋼節點極具觀賞性,既 是一件精密的機械零件,又是一件藝術品。
根據設計方案和拉索張拉構造要求進行鑄鋼 支座的節點設計,如圖1所示。本工程設計的鑄鋼節
點規格大(在2x2mxlm以上),重量大(張弦梁兩端 節點重量分別為4.5t和6.5t),采用國產制品,是國 內建筑結構中首次采用的超大型鑄鋼節點。
為了保證鑄鋼節點的鑄造質量,對該鑄鋼節點 進行了超聲波探傷檢測和磁粉探傷檢測,結果表明 全部合格,滿足本工程設計要求胡。
4試驗研究與分析
鑄鋼節點在荷載作用下能否確保安全,是張弦鋼 屋架整體安全性的關鍵環節之一。本次試驗的目的是 確認大跨度張弦桁架結構鑄鋼支座節點在最大試驗 荷載作用下的承載安全性,如圖2~3,因篇幅有限, 本文只列出其試驗過程和主要結果。
4.1試驗設計
(1)加載方案
本試驗的難點在于大噸位加載的實施,實際節 點受到張弦索設計拉力約51OOkN,試驗中設計加載 至6000kN,為此采用圖4所示的加載裝置。
圖中L型反力架用于平衡錨桿拉力,豎向荷載 則通過豎向反力架予以平衡。
⑵測試方案
鑄鋼節點上共布置三向應變片79點,共計237 個應變分量,分別測試節點內外表面的應變值。錨桿 的實心圓鋼段上分2個截面布置單向應變片,各截面 沿圓周均布4片,用以反算張拉千斤頂的實際拉力, 另外布置6個位移計測試鑄鋼節點受荷后的空間變 位情況。通過應變采集儀和計算機系統采集數據,在 每級荷載施加后初次采集,間隔Imin后再次采集。 4.2試驗結果
⑵材性試驗
鑄鋼參照德國DIN標準制作,共7根試件,材 性試驗結果平均值見表2。
衰2材料性能試驗結果
力學指標 |
(N/mnr) |
h |
E (^0nnf) |
伸長率3, (%) |
平均值 |
306 |
503 |
197040 |
58 |
均方差 |
8.4 |
6.3 |
4628 |
3.7 |
(2)應變測試結果
通過對試驗數據進行整理,發現直至最大加載 水平,節點所有測點的應變都保持在彈性范圍內,因 此可根據彈性理論將測得的應變換算成應力(彈性 模量 ETSxltFMPa)。
(3)位移計測試結果
共布置6個位移計,測試鑄鋼節點受荷后的空 間變位情況,結果表明鑄鋼節點的空間變位均很小, 對節點的測試結果影響很小。
4.3結果分析
在最大試驗荷載作用下,鑄鋼節點試件測點中 的最大Mises應力出現在錨盤內側,約為278MPa, 其原因是錨盤處鑄鋼節點承載面反側沒有支承,相
其原因是錨盤處鑄鋼節點承載面反側沒有支承,相 當于中央開口圓板只約束外圓周,而開口邊有較大 分布荷載,但所有測點的應力值均小于材料的屈服 強度,節點其它部位應力較小。
6.5鑄鋼節點焊接性能好,給施工安裝帶來了極大 的方便;
6.6根據試驗結果與有限元分析,對鑄鋼節點的設 計強度取值和強度判別式提出了建議。
5建議的鑄鋼節點設計強度準則
從材性試驗結果看出,鑄鋼材料強度指標較穩 定,屈服點平均值為3O6MPa,均方差為8.4MPa,以 屈服點作為設計強度依據,設材料屈服點服從正態 分布,則按97.73%保證率,強度標準值可取 289MPa,取Q235鋼材的抗力分項系數1.087,由此 確定節點鑄鋼的強度設計值。
鋼材伸長率遠超出22%,故具有良好的塑性,即 使節點內部有局部區域發展塑性,也應能通過應力 重分布有效防止節點破壞。鑒于材料的良好塑性,鑄 鋼節點的強度判別可以采用塑性條件,即: b,=V[(bi-b2)2+(b2-b3)2+(b3-bi)2]W1.1 丄彌其中b,為Mises應力;亦可按1.087取值。
對本工程鑄鋼節點進行建模計算,得到最大設 計荷載下的節點最大Mises應力b,g=28OMPa,由 上述強度判別式得:
o■,或=280 <1.1x(289/1.087)
可以認為節點在設計荷載下是安全的。
6結束語
根據設計要求和鑄鋼節點設計的基本原則制作 本工程鑄鋼節點,并進行試驗研究與分析,該節點經 同濟大學材料性能和模擬加載試驗及現場安裝施 工,可得出以下結論:
6.1鑄鋼節點制作外形美觀,尺寸準確;
6.2鑄鋼材料強度指標穩定,試件得到的屈服點均 方差為8.4MPa;
6.3鑄鋼材料伸長率遠超出22%,具有良好的塑性, 能有效防止節點破壞;
6.4在模擬加載試驗時,試件的加載大于設計荷載 產生的內力,有限元分析表明,鑄鋼節點在最大試驗 荷載作用下及最大設計內力作用下均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