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溫度和光照調節
辣椒幼苗期抗逆性弱,耐低溫能力不如番茄,成株耐低溫,弱光能力比番茄、茄子強,所以在日照百分率低、陰天多的低緯度地區,冬季、早春保護地設施栽培比茄子、番茄表現都好。
日光溫室冬春茬和大、中棚春茬,白天保持25℃以上的時間盡量延長,夜間10℃以上,當外溫達到15℃左右時晝夜通風。
辣椒對強光和高溫的適應能力差,秋茬和秋冬茬栽培,生育前期利用遮陽網覆蓋,防強光、高溫、覆蓋黑色地膜降低地溫,可保證正常生長發育,防止生理障害。
(二)水肥管理
辣椒根系淺,根量少,在土壤中分布范圍小,栽培密度大,從單株來看需水量不是很大,但是必須小水勤澆,經常保持適宜的土壤水分,才能生育正常。定植水澆足,覆蓋地膜的溫室坐果前一般不需澆水,不覆蓋地膜的緩苗后就要小水勤澆,保持見干見濕,澆1次水在表土見干時進行1次中耕,促進根系發育,地上部加速生長。
門椒坐住,開始膨大是追肥的臨界期,667平方米追施硝酸銨20千克,地膜覆蓋的辣椒地,將追肥溶于水中,隨水灌入暗溝中;不覆蓋地膜的辣椒地,將追肥撒在壟溝立即灌水。一般澆2~3次水追1次肥,覆蓋地膜的應明暗溝交替進行。進入盛果期不覆蓋地膜的辣椒培成高壟,不再進行中耕。澆水要在晴天上午進行,并加強通風。
(三)植株調整
辣椒栽培密度大,進入盛果期枝葉繁茂,影響通風透光,有些副側枝生長纖弱,結的果小,商品質量低,應當摘除。在主要側枝上的次一級側枝所結的幼果直徑達1厘米時,留4~6片葉摘心。中后期長出的徒長枝也應摘除,使營養集中到果實的生長發育上。
(四)光呼吸抑制劑的應用
辣椒的光呼吸過程消耗當日光合產物的10%~20%,控制光呼吸可減少養分消耗,使凈同化率得到提高,從而達到增產的目的。亞硫酸氫鈉是一種廉價又容易買到的間接性光呼吸抑制劑,每667平方米每次用4~8克,對水稀釋到120~240毫克/千克后噴灑,增產效果為10%~30%。在門椒結果后開始噴灑,5~7天噴1次,共噴4次,開始用120毫克/千克,后期增加到240~300毫克/千克。光呼吸抑制劑的應用,需要與肥水管理相配合才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