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站內搜索 |
新聞中心 地暖+空調,是浪費還是合理配置?
發布時間:2018-05-18 瀏覽次數:103 返回列表
現在人們對于生活健康舒適性的追求是越來越高了,而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冬天嚴寒,夏天酷熱,因此,對于經濟條件較好的朋友來說,他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空調+地暖的家用暖通設備來維護舒適性要求。 那么,這樣的搭配真的有必要嗎?這是一種浪費還是合理的配置呢? 從功用來看,空調的最大功用是制冷,制熱是空調的第二功用。國外還是比較少使用冷暖兩用空調,因為當室外溫度低于5℃時,空調外部的交換器將出現結冰結霜的現象,這時空調功率將會大大降低。而地暖的最大功用就是制熱。空調與之相比就好像業余選手與專業選手一樣。換個角度講,如果您安裝了地暖,那么空調只需要在一個夏季使用,這樣就能夠延長空調的使用壽命。 從采暖效果來看,空調的采暖效果并不如制冷效果,因其采用強制空氣對流制熱,所以室內空氣流速加大,空氣干燥、悶熱,使人感覺不適。且室外氣溫越低,空調的制熱效率越低,當室外氣溫在-8 ℃以下時,空調只轉不熱,不能夠提供熱量。最重要的是空調制熱“頭熱腳涼”不符合人體需要,會產生頭暈、頭痛等不良反應導致“空調病”。 相反,地暖的采暖質量則無可挑剔。與空調的對流供暖不同,地暖是輻射供暖,其供暖時人或物體受輻射照度和環境溫度的綜合作用,人體的實感溫度可比室內實際環境溫度高2~3℃。即在同樣舒適條件下,室內溫度可比空調采暖室內溫度低2~3℃。使用地暖的房間,地面溫度均勻,室溫自下而上逐漸遞減,舒適度高,滿足中醫所講的“頭涼腳暖”的健康環境標準和生理要求,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對身體具有保健作用。 從運行費用來看,空調制熱為系統倒轉運行,冬天用空調采暖,會加速機器老化,本來可以用10年的機器,冬天一用只能有6-8年的壽命,無形中增加了運行成本。地暖熱效率比空調采暖高 10%以上;熱損失比空調采暖少10%-20%;且蓄熱性能好,停止供暖后,也可保溫。與空調相比,綜合節能幅度約為20%-30%,運行費用至少也可節約20%-30%。 綜合分析來看,裝了空調后再裝地暖,不僅不是重復消費,而且還是合理投資,其中收獲的不止是溫暖,還有健康,相信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最高價值的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