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如覆土被疣袍毒污染,可在覆土中噴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
②開始發病時應立即停止噴水,加大菇房通風,降低菇房內的濕度。在病區噴50%多菌靈500倍液。
(2)軟腐病:患病的薯菇不發生畸形,但經常被病菌的白色菌絲吞沒掉,而且連覆土的四周也筱蓋著白色的病原菌菌絲。隨著菌齡的增加,這種棉毛狀白色菌絲變成一種美麗的薩門紅,患病的蘑菇逐漸變成褐色直至腐爛。防治方法如下:
①局部發生時噴2--5%甲醛。
②加強菇房通風,減少菇床面噴水,降低土面和空氣濕度,患病部位撒石灰粉。
③噴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500倍液。
(3)細菌斑點病:病癥局限菌蓋上,從1--2處出現小的黃色或茶褐色的變色區到暗褐色凹陷的斑點;當凹陷的斑點干后,菌蓋裂開形成不對稱的子實體,菌柄上偶爾發生縱向的凹斑;菌褶很少受到感染。防治方法如下:
①控制菇房噴水,使菇房的相對濕度降低到85%以下。
①在料內拌用二雌農1000--1500倍液。
②出菇以后,菇床上可用殺滅菊脂2000--3000倍液噴霧。
(5)癭蚊:成蟲體微小,長0.9--1.3毫米,淡褐色黃或桔紅色;頭小,復眼大;觸角8節,呈念珠狀,鞭節上有環生的毛;翅寬大有毛,翅脈簡單,后翅化為平衡棒,足細長,雌蟲腹末尖細。幼蟲長3毫米,無足、頭尖、常為桔黃、淡黃或白色,體為13節,老熟幼蟲在化蛹前中腳腹面有一突起起劍骨,端部大而分叉。防治方法如下:
①空房消毒采用甲基溴熏蒸,床架材料使用2%的五氯酚鈉溶液浸泡。
②堆肥中摻入二嗪農;按每噸培養料加20%乳劑57毫升使用可以控制幼蟲的繁殖。
(6)螨類:螨類一般很小,肉眼不易看見,體長1毫米左右,體色因種類而異,常有黃褐、白色、肉色等。蒲螨,體極小,一般體長小于200微米,多在料面或土粒上集中成團,體呈咖啡色。粉螨,體形較大,白色發亮,不成團,數量多時呈粉狀。防治方法如下:
①培養料可用2%的二嗪農拌料。
②采用三氯殺螨砜800--1000倍液噴霧。
食用菌種植,防止病蟲害的發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利用食用菌裝袋機進行菌袋裝袋,只是其中一個很小的過程。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我們要一直關注。
②開始發病時應立即停止噴水,加大菇房通風,降低菇房內的濕度。在病區噴50%多菌靈500倍液。
(2)軟腐病:患病的薯菇不發生畸形,但經常被病菌的白色菌絲吞沒掉,而且連覆土的四周也筱蓋著白色的病原菌菌絲。隨著菌齡的增加,這種棉毛狀白色菌絲變成一種美麗的薩門紅,患病的蘑菇逐漸變成褐色直至腐爛。防治方法如下:
①局部發生時噴2--5%甲醛。
②加強菇房通風,減少菇床面噴水,降低土面和空氣濕度,患病部位撒石灰粉。
③噴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500倍液。
(3)細菌斑點病:病癥局限菌蓋上,從1--2處出現小的黃色或茶褐色的變色區到暗褐色凹陷的斑點;當凹陷的斑點干后,菌蓋裂開形成不對稱的子實體,菌柄上偶爾發生縱向的凹斑;菌褶很少受到感染。防治方法如下:
①控制菇房噴水,使菇房的相對濕度降低到85%以下。
②噴布次氯酸鈉600倍液可收到較好的效果。
①在料內拌用二雌農1000--1500倍液。
②出菇以后,菇床上可用殺滅菊脂2000--3000倍液噴霧。
(5)癭蚊:成蟲體微小,長0.9--1.3毫米,淡褐色黃或桔紅色;頭小,復眼大;觸角8節,呈念珠狀,鞭節上有環生的毛;翅寬大有毛,翅脈簡單,后翅化為平衡棒,足細長,雌蟲腹末尖細。幼蟲長3毫米,無足、頭尖、常為桔黃、淡黃或白色,體為13節,老熟幼蟲在化蛹前中腳腹面有一突起起劍骨,端部大而分叉。防治方法如下:
①空房消毒采用甲基溴熏蒸,床架材料使用2%的五氯酚鈉溶液浸泡。
②堆肥中摻入二嗪農;按每噸培養料加20%乳劑57毫升使用可以控制幼蟲的繁殖。
(6)螨類:螨類一般很小,肉眼不易看見,體長1毫米左右,體色因種類而異,常有黃褐、白色、肉色等。蒲螨,體極小,一般體長小于200微米,多在料面或土粒上集中成團,體呈咖啡色。粉螨,體形較大,白色發亮,不成團,數量多時呈粉狀。防治方法如下:
①培養料可用2%的二嗪農拌料。
②采用三氯殺螨砜800--1000倍液噴霧。
食用菌種植,防止病蟲害的發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利用食用菌裝袋機進行菌袋裝袋,只是其中一個很小的過程。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我們要一直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