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S2022 )
2022年11月13-15日 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
展會地點--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 組織單位--飛鯊國際展覽有限公司
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正在加重。2021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4億,占全部總人口的18.70%。如何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大力發展養老產業,成為歷年兩會的熱議話題。
全國政協委員、祈福集團副董事長孟麗紅在其將提交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提案中表示,養老產業潛力大、前景廣,對促進我國養老體系完善、推動經濟增長都有著重要作用。同時,養老產業投資大、周期長,現仍處于初期發展階段,亟需政府給予引導扶持。
首先要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優化養老產業發展環境。同時,鼓勵和扶持社會力量開辦養老式醫院,促進養老服務內容多元化;加強養老服務人員的繼續教育和后備人才培養;大力推動養老用品的適老化、標準化。
養老產業迎來發展黃金期:
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50年,中國將有35%的人口超過60歲,成為世界上老齡化嚴重的國家之一。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近年來我國在養老模式創新、醫養康養結合等方面制定了諸多扶持政策。
日前,《“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出爐,提出“十四五”時期的發展目標,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老齡事業和產業有效協同、高質量發展,全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格局初步形成等。
《規劃》首次提出,要大力發展銀發經濟,發展壯大老年用品產業,加強老年用品研發制造,大力開發滿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等需求的老年生活用品。鼓勵國內外多方共建特色養老產業合作園區,培育一批帶動力強、輻射面廣的龍頭企業。
在市場需求與政策鼓勵的雙重影響下,“銀發經濟”正成為下一片藍海,養老產業迎來發展的黃金期。
據《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2014年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的消費規模將從4萬億元增長到106萬億元左右,既覆蓋醫藥、地產、金融等傳統領域,也涉及機器人、可穿戴設備、腦機接口等新興科技領域。
但值得注意的是,當下養老產業痛點與矛盾突出,行業亟需進一步變革。
孟麗紅表示,目前大部分養老機構專業化水平較低,養老服務觀念仍較陳舊,僅提供最基本的日常護理服務,嚴重滯后于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生理和心理安全等需求。行業專業化程度低,整體薪金低,無法吸納高素質的專業護理人才,高素質行業人員數量不足。
此外,養老產品種類和內容相對匱乏,缺少專門針對老年心理、生理需求的產品。全球老年用品(康復輔助器具)有6萬多種,但我國僅有2000多種。高科技產品、無障礙設備、生活自助類產品等自主研發產品仍然薄弱。老年服務與精神文化產品偏少、質量不高,適應老年人的休閑娛樂場所、書籍、電影等文化娛樂產品普遍稀缺。
克而瑞康養認為,養老產業具有“投入多、產出低,周期長、風險高、回報慢,盈利弱”等特點,養老行業用地難、融資難、盈利難等痛點依然存在,醫養融合、醫保異地結算、長護險互認、以及養老結構性方面等問題尤為突出。
針對養老行業的機遇與痛點,兩會代表們給予了極高關注度:
針對老年人患病率高、病程漫長、醫療服務依賴性大的特點,在提供衣食住行等基礎服務之上,增加提供先進的醫療保養和娛樂服務,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
為提高從業人員素質,開展養老服務從業人員職業培訓和資格認證,對已在職在崗人員開展定期技能培訓,強化對服務人才的專業化、多元化培養。推動校企合作,促進養老機構與高等(高職)院校建立“訂單式”培養模式等。
此外,加大養老日常生活用品、醫療康復器材的供給、建筑設施的適老化改造,制定和完善行業規范體系,對養老服務產業的各類養老服務產品進行統一標準,使產業發展標準化、專業化,尤其是養老用品的安全性設計、技術性設計標準。
健全覆蓋全民的獨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建立統一制度標準和管理規范;對于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出臺相應政策和法規促進行業規范發展,吸引社會力量進入;對于惠民保業務,建議監管從產品設計、銷售管理兩方面,進一步出臺惠民保業務監管細則。
目前,各類企業已開始積極布局養老產業,機構認為,2022年將是政策破解行業痛點的關鍵年,也是養老市場供需雙向發力重要轉折年,老年客群開始“規模性”入場,企業也將邁入戰略性擴大養老產業投資的新周期,以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歡迎各位前來:
康復醫療:醫療器械、口腔醫療、視聽醫療、神經康復、老年癡呆癥、抑郁癥、糖尿病、中風/心臟病、康復器材、護理床/護理用品、基因檢測、老年疾病防治、康復醫療機構、中醫康復設備及醫學等
無障礙生活:適老家具/家居、適老化建材、適老衛浴、無障礙設施、適老建筑設計規劃等
護理用品:護理床、視聽輔助用品、微型心電圖機、血氧儀、微電腦治療儀、心臟BP機、語音體溫計、氣血養生機、按摩器、理療床、制氧機、血糖儀、針灸拔罐、睡眠儀、急救用品等
智慧養老:智能養老整體解決方案、養老機構應用管理系統、健康管理系統、可穿戴健康設備、智能陪伴、智慧醫療、智能家居、遠程看護、智能養老信息化服務平臺、智能移動端/APP等
適老生活:老年生活用品、輔助器具、老年服飾、起居用品、適老化妝品、衛生用品、消毒產品等
老年服務業:日常生活服務、健康及醫療服務、康復護理服務、老年旅游、精神生活服務、
法律服務、長期照護服務、護理人才培訓等
養老宜居及房產:老年公寓、日照中心、養老運營管理、居家服務中心、養老機構、老年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綜合性養老社區、適老房產、醫養結合養老社區等
食療養生:適老食品、特醫食品、功能性食品、老年奶粉、口服液、中藥飲片、食字號藥品等產品
適老金融:老年人金融服務的銀行、證券、保險、信托投資、基金管理、金融管理機構等
文化教育:老年報刊、圖書、學習/活動場所、活動中心、寵物、盆景、漁具、花卉、老年書畫、攝影作品、老年文藝團體等
輔助器具:行動障礙輔助器具、無障礙設施、假肢及矯形器、視力障礙輔助器具、聽力障礙輔助器具、言語障礙輔助、適老出行工具等
出行工具:老年代步車、拐杖、適老購物車、電動輪椅代步車、爬樓車、電動移位機、助行器等
聯系人--李先生
聯系電話---18518391938
微信--lpw00088